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

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製作的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

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

《六祖壇經》裡寫道:「不悟,佛是眾生;一念轉悟,眾生是佛。」迷與悟,常常只在一念之間!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,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,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、轉苦為樂、轉凡為聖。 --《迷悟之間》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,傳播人間佛教,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「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」,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,從而探討人生哲理。

分类: 宗教與靈修

听听最后一集:

「粤讀者」: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

後期製作: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

本期與大家一同「粵讀」星雲大師《迷悟之間1-真理的價值》中的短文:「觀念播種」

閱讀全文:

  人的一生,成敗的關鍵很多;「觀念」的對錯、正邪,是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。有的人一心只想賺錢,在他的「觀念」裡,金錢勝於一切;他把賺錢看得比人格、道義都重要,因為心中只有錢,所以無法成就大事。

  「觀念」就像播種,播了什麼樣的種子,就結什麼樣的果。好的觀念能夠成功致富,成聖成賢;壞的觀念只會沉淪墮落、邪惡如魔。

  好的觀念如黃金珍寶,一生受用無窮,茲舉數語如下:

  「人,要給人利用才有價值;人,要學習偉大,才能留下歷史。」

  「錢,用了才是自己的;有錢是福報,會用錢才是智慧。」

  「人,心中要有『偶像』;有偶像觀念,才能見賢思齊。」

  「要做老大,先要懂得做老二;要做主管,先要懂得做屬下。」

  「要想收成,先要播種;要想人家待自己好,先要自己待別人好。」

  一個人的成長在於「觀念」的健全,隨時調整自己的觀念,才是進步之方。「觀念」的善惡,也是處眾的根本,能不能發揮善的力量,就看他是否在觀念上能讓大家接受。

  觀念就是財富。佛教的教義都是「法財」,過去常常被曲解,殊為可惜;如果我們能深入認識、了解,以佛法做基礎,建立正確的觀念,進而如法奉行,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法寶。例如,六波羅蜜中,「布施」看似給人,其實是自己發財之道;「持戒」看似束縛,其實是自由平安之道;「忍辱」看似吃虧,其實是做人便宜之道;「精進」看似辛苦,其實是快樂成功之道;「禪定」看似呆板,其實是活潑安心之道;「般若」看似聰明,其實是內心明理之道。

  再如五戒,不殺生,是不侵犯別人的生命;不偷盜,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;不邪淫,是不侵犯別人的身體;不妄語,是不侵犯別人的名譽;不飲酒,是不侵犯自他的健全。持守五戒,就是體現自由民主的真義。

  世間上,任何事情都在觀念的「一念之間」,學習好的、善的、美的一念,則人生自然富有;每天在思想上都能大死一番,對自我品德的增進,必定有所助益。

  人我相處,必須靠道德來維護,道德觀念有多重,人格就有多高;凡事都往好處想的觀念,是人際相處的潤滑劑,也是為人厚道的根本。一個人如果能從自己的心裡製造光明的認識、芬芳的思想、潔淨的觀念,生產陽光、花朵、淨水般的語言與他人共享,必能擁有一個真善美的人生。

以前的剧集

  • 71 - EP70 觀念播種 
    Wed, 16 Apr 2025
  • 70 - EP69 心的管理 
    Wed, 09 Apr 2025
  • 69 - EP68 說話的要領 
    Wed, 02 Apr 2025
  • 68 - EP67 觀照一切 
    Thu, 20 Mar 2025
  • 67 - EP66 高貴的謙卑 
    Thu, 13 Mar 2025
显示更多剧集

更多中文 宗教與靈修 podcasts

更多国际 宗教與靈修 podcasts

選擇 Podcast 類型